上元过后日子恢复之前的平静,只是秦淮之渐渐忙碌起来,除了每五日送淮浅乔悠去蒋老夫人家学刺绣,每日天不亮就骑着红云去书院,晚饭时归......
“昭成这段日子的文章与之前的文风相比大有不同,之前你的策论重在民生,可现在却下笔犀利,将朝堂诟病一一指出,这样的文章虽然读着畅快,可上位者却不一定会喜欢。”袁夫子指着他新做的策论说道。
“自古民生大计乃一国之本,现在国策虽好,却难免会遭到大官小吏层层盘剥,百姓真正得到手里的实惠却少之又少。”秦淮之道,“现在我朝看着如火烹油,花团锦簇,却不知外邦早就虎视眈眈,要是不从根上除掉这些旧制,几年功夫百姓就不会有太平日子了。”
“听闻现在三、四、五几位成年皇子争的厉害,昭成,其实今年并不是秋闱的好时机,以你之才,若金榜得中,明年春闱必是他们几个拉拢的对象,可这几位......哎,不提也罢。”袁夫子出身汝南袁氏,乃几世清流,家中在朝为官者不知凡己。
而秦淮之现在读书的书院已建百年,能在此教书的先生无一不是德才兼备。袁夫子年少成名,官场沉浮多年,几年前家中老妻身体抱恙险些不治,而那时儿子刚刚入朝,为了老妻身体,也为儿子将来打算,袁夫子便上书皇帝,愿为大泽教书育人,辞官回乡。
皇帝知道父子同朝全是虚职也还罢了,若均有实权岂非相互有了臂膀,也就顺水推舟,知道袁夫子要去青石镇便赏下一处宅院和不少财物,又亲赐御匾“桃李满天”!
这样的殊荣在泽国也算头一份儿了!
袁夫子在朝为官多年早就练出来一双火眼,他见过的学生只要稍稍问上两句便知其品貌大概,秦淮之是他门下最得意的弟子,“昭成”二字便是秦淮之府试后他亲自为其取的表字,这二字出自先秦士大夫屈原所做《天问》:昭后成游,南土爰底。
本来袁夫子想让秦淮之再等三年,现在朝中太子迟迟未决,朝中局势尚不明朗,连儿子袁可为都被他动用关系外放徐州晋阳做了知府,他吩咐儿子,好好积累资历等个三年五载再调任回京,到时太子人选应已大定,只需要好好效忠皇帝即可,而无需站队受到牵连祸及全族......
可秦淮之却不想等,三年后几位皇子势力形成,相互胶着,即便当年三皇子成功上位也损兵折将,只有现在趁他们羽翼未丰时才好下手......
他可以预见明年入朝后的风云诡谲,筚路蓝缕,可他却不能让家中弟妹和悠悠受损一丝......
现在的他要提前准备好,无论是钱家还是鞠家一个也别想跑......
袁夫子本来不喜乔悠,觉得这女子粗鄙不堪,每日只知吃穿打扮,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根本配不上昭成,若不是秦家重义,这等女子还是早些离开的好,没想到这才几个月的功夫竟让他大为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