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汉末烽烟乱宫闱(2 / 2)汉纛首页

大汉东郡郡守曹操请天下英雄会盟酸枣,以复大汉之基业。

冀州牧韩馥、祁乡侯领渤海郡守袁绍、豫州牧黄琬、后将军领南阳郡守袁术、兖州牧刘岱、陈留郡守张邈、濮阳郡守乔瑁、青州牧孔融、济北国相鲍信、扬州牧刘繇、河间校尉公孙瓒、长沙郡守孙坚、颍川郡守孔伷、河内郡守王匡、山阳郡守袁遗、广陵郡守张超、汝南郡守张杨、东郡郡守曹操,共计十八路诸侯云集酸枣举行会盟。

而一反常态的,是三位宗室州牧表示要联军克制,莫要和朝廷交战。

新册封的安南将军领益州牧刘焉、镇南将军领荆州牧刘表、太傅领幽州牧刘虞纷纷表示要各路诸侯返回守地,莫要和朝廷直接对抗。

刘焉出身的江夏境陵刘氏和刘表出身的山阳高平刘氏也上书宗正,直言朝廷废立当与各州牧商议,莫要擅自废立以掀江山之乱。

很明显刘安南、刘镇南、刘太傅三位宗室州牧要两边劝和,不愿各路诸侯和朝廷直接开战。

又过三日,刘虞命令再次传来。

幽州、并州、冀州没响应韩馥、公孙瓒、袁绍的平原国、常山郡、清河国郡兵立刻赶往延津,刘虞持天子节杖要在延津誓师。

刘和在收到命令后立刻明白了刘虞的想法,刘虞是要出兵去保洛阳。这洛阳被董卓占据还是被联军占据都不是什么好事,刘虞要的是维持中央朝廷的威严,只有抢占洛阳才能保住大汉朝廷的脸面。

刘和令张绣代并州军务,贾诩领并州政务,赵云、黄忠、朱灵、张辽、张郃、荀谌跟着他前往延津。除各地驻防兵马和张绣的第二屯军曲外,并州两万大军整装出发,星夜疾驰就来到了延津渡口。

此时刘虞带着三万幽州军已经在延津等候,还有冀州来的将近一万将士也在延津和刘虞会师。

冀州兵马的领头人是刘和看三国最喜爱的英雄人物,时任清河国相、汉室宗亲刘备刘玄德。

延津。

刘表、刘焉的使节也到了,各方在蒲板会师商议接下来的战略。

其实现在各方划分已经很明确了,董卓代表的豪强势力占据了京城,这些豪强原本触及不到高层的位子,骤然得势自然开始大规模的报复门阀。

而酸枣联军实际上更多的就是门阀们为保护既得利益而组建了军事共同体,以期夺回朝政。刘岱和刘繇两位宗亲不来蒲板而前往酸枣,是因为二人在出身、利害关系上更倾向于门阀而不是宗亲。

以宗亲身份出仕的官吏,这基本上都来了延津。

“刘府君,前日听闻你任平原县令,董卓入京前朝廷忽任你清河国相。当时老夫便猜度一二,怕是冀州门阀和汝南袁氏在朝廷搅风搅雨,朝廷生怕冀州门阀难以控制才调你前往冀州监视韩馥。”

“太傅所言甚是,某自入冀州后却也听闻很多韩冀州勾结袁渤海的事情,但奈何实力微薄,没法直接和韩冀州对抗。”

刘虞、刘备二人寒暄一番后,又对刘和说道“和儿你麾下并州兵马强盛,此番就由你为先锋,渡延津后直扑洛阳外的关隘。

记住,我军只需抢占洛阳外的隘口、粮仓、武库,作势威逼董卓和联军停战,不要真的直接和任何一方开战。”

“是啊,刘并州少年英雄,能驱乌桓平匈奴,并州兵马又十分精锐,为先锋自然无不可。”

“父亲和叔父见笑了,孩儿不才怎敢在二位长辈面前托大?”

刘备是长辈又是宗亲,加之这位还是刘和一直崇拜的英雄人物,唤一声刘清河或者刘府君,刘和总觉有些别扭,倒不如直接以宗亲之礼唤一声叔父也显得足够尊重。

果然,刘虞和刘备闻言相视一笑,谁也没反驳刘和的称呼。

刘备身后两员大将听闻,更是对刘和投以好感的目光。

“太傅、贤侄,此二人乃备之手足,结义之兄弟。

此二弟关羽字云长,擅用马槊环刀,破阵斩将绝不在话下。

此三弟张飞字翼德,擅用长矛,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亦不在话下。”

刘和看着刘备身后身穿郡丞官服的关二爷和都尉官服的张三爷,心中暗叹果然万人敌。

关张二人熊虎之资,眼神中都是睥睨天下的霸气。

刘和身后的并州将领都是久经战阵的猛将,哪能看不出二人身上的武艺和气势?

十八路诸侯大多出身门阀,对于战争更精妙于战阵之道,而对于虎将的平叛则显得阳光不足。而刘和还有麾下大将可都是实打实从战场上杀出来的老兵,面对如此大将一眼就能看出。

“云长兄!”

刘和身后徐晃忽然出列,对刘虞刘和还有刘备高一声鲁莽后说道“太傅、府君请恕罪,云长是晃之同乡,今日一见喜不自胜还望太傅、府君宽恕卑职鲁莽。”

“既然同乡自然是许久未见而生亲切之情,老夫怎会怪罪公明?

快取酒来,给公明云长庆重聚之谊!”

刘虞哈哈一笑,并没在意徐晃的鲁莽,反倒是让人斟酒给徐晃关羽二人庆贺同乡重聚之谊。

“晃谢太傅赐酒!”

“羽谢太傅赐酒!”

刘虞本就威望甚高,此番以礼待人又让冀州将官深感佩服。

“父亲,孩儿观叔父麾下关张二位将军皆当世之虎将,可让叔父与孩儿一起同领先锋!”

“哦?”刘虞闻言用讶异的目光看了眼刘和,想到刘和很少如此夸奖别人,刘虞便好奇的询问道“和儿觉二位将军是何样虎将?”

“绝代猛将,千军破,万人敌!”

刘和一语而出却惊的四方大将都浮躁了起来,幽州将领倒还淡定,但并州各将却是开始鼓噪了起来。

赵云、黄忠、张辽也都是当世之猛将,听闻自家使君如此夸奖别人家的大将,心中自然想一较高下。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将们总是要证明谁才是军中武艺第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