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习惯新的称呼(1 / 1)非凡的平凡人生首页

自此,宝儿正像他师娘说的那样,开始了他从未有过的新生活:每天早上起床后,整理好自己的被褥放到师娘卧室的长竹椅上;用湿手巾擦干净桌子和长条凳;吃过早饭,帮配菜师傅摘菜、洗菜;店里没食客,就到店门口去招呼人进店吃饭;关门后帮忙打扫卫生。

这期间宝儿最大的不习惯是所有人对他称呼“汤继先”“继先”;在山谷,大人都叫他“宝儿”,娃儿们都叫他“小宝”;到镇上私塾堂读节,同窗也都跟着豹子叫他小宝,就连先生课下也都跟着娃儿们叫他“小宝”。只有先生在课上点名时叫他“汤继先”。到县城后,没有人再叫他深感亲切的“宝儿”“小宝”了。当师傅们叫“汤继先”“继先”时,他都没有想到是在叫他,直到叫他的师傅走到他跟前拍他肩膀,生气地喊道:“你这娃儿为啥子不答应?”他才恍然大悟,自己就是“汤继先”……于是连忙给师傅赔礼说:“对不起,对不起!”我在家时从来没有人叫过我的大名,在这里你们叫我的大名,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是在叫我。所以、所以……我没答应。以后我一定要时时提醒自己,‘汤继先’‘继先’就是我;我就是‘汤继先’‘继先’;我……我、我就是‘汤继先’‘继先’!请你们以后看我还承不承认自己就是汤继先了,若还不答应你们,你们就踹我一脚!”听汤继先这么一说,师傅们也都笑了,有的师傅还风趣地说:“你要是爱听小时候的称呼,就告诉我们,我们一是把它叫到你当爷爷……”有的师傅连忙说:“不妥,不妥!继先虽然还年纪小,但他已经拜师成了学徒,哪还能用小时候的昵称。我们天天叫他大名,要不了多久,他就会习惯了。没准儿几年后,有人叫他的小名,他又跟现在一样,不答应了——哈哈哈——!”

上述问题解决后,汤继先在此期内,还时时被一件让他牵肠挂肚的事情所困扰——就是饭馆食客不多,他在饭店门口,招呼人到饭馆吃饭时,常常看到一些衣衫褴褛、背着背篼、挑着筐……的农民伯伯、叔叔……走到饭馆门口往饭馆里看了几眼,吞了几口口水下肚,就急忙转身离去了。汤继先此时就迎上去劝上几句:“伯伯!你早上背着很重的东西到县城卖了后,还不吃饱了肚子再赶山路回家呀?”被劝的人回答都差不了多少:“我们背着、挑着挺重的东西走好远的山路,到县城卖了钱,虽然肚子很饿,但是我们可不能将卖东西的钱用来下馆子。那钱是家里的救命钱,是要用它来买每天必须吃的盐巴,买我儿媳妇生娃儿得了病的救命药……”有的人回答道:“我们是租东家的土地来种,一年大部分收成都交给东家了,全家人吃糠咽菜,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次油炒的菜。我娃上山捡了捆柴,让我背到县城卖了,买点菜油和酱油回去。我能只顾我肚子好受把卖柴的钱下馆子吗?再说了,馆子里的饭菜一份量那么少,我看把我卖东西的钱都吃掉,我那前胸贴后背的肚子未必就能填饱。要是量大,我少花点钱,买上一份给肚子垫吧垫吧,给我长点力气,让我带上我买的家里娃儿想要的东西翻山越岭回到家,我们全家人都会非常高兴。”

有的说:“娃儿呀!你看我穿的衣服补丁摞补丁,我很高兴,还有这身衣服穿着到处走。你知道吗?我三个娃儿从生下来就没有穿过衣服,春夏秋可光着身子到处走,整个冬天就只有在家呆着。可老大他一天天长大后,到十三四岁时,便开始害羞了,春夏秋三季也不敢光着身子出门了。这不前几天,天不亮光着身子到山上砍了一大捆柴,让我背到县城卖了,给他扯布回去,让他妈给他做个能遮羞的裤头。他就可以穿着它在这三个季节出门帮我干活了。娃儿呀!你说我今天要是为了我的肚子将他砍的柴卖了,下了馆子,买不回做裤衩的布,我婆娘、我娃儿,还有我自己,能过得去这道坎儿吗?老天爷呀!人世想怎么这么不公平呀?我们一年起早贪黑干到头,打下的粮食,得交给东家八成,剩下两成还要给政府交各种捐税……娃儿呀!你说这样的日子活着干啥子?有时我真想死了算了。可是,一想到我那苦命的娃儿,我要是死了,他们的日子会更不好过了。我、我、我为我的娃儿多苦、多累也要活着……我不在这里跟你啰嗦了,得赶快往回走,要不然天黑前到不了家,路上就凶多吉少了。”

这之前,汤继先还只认为只有生他养他山谷地区的庄稼人有种种不同:有自己有田地的;有自己没田地租别人田地的;有出租田地给别人的财主的……这些天在门外揽人到饭馆吃饭,那些农民伯伯、叔叔发自内心的倾诉,才让他知道别处农村的庄稼人都跟他们山谷完全一样。

此时,他暗下决心,将来厨艺学成后,回到山谷将家中的房屋和田地卖掉,找一个群山环绕的县城,开一家饭菜量大的饭馆,让到县城卖自己劳动成果的农民伯怕、叔叔……花很少很少的钱就能买一大碗白米饭、一大碗味道很美的小面,垫巴一下肚子,而不是忍饥挨饿地往家走。他知道,他这小得可怜的善心,要坚持下去,不光要自己经得住种种引诱,誓不改变现在的心愿,而且今后还必须全家人一致大力支持……总之一句话,既然决心已下,他今后就要克服重重困难,将“开一家县城内外的劳苦大众打得起牙祭的饭馆”的心愿坚持到底!

新的称呼让汤继先渐渐习惯,也让他逐渐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已完全不是在家乡时的那个“宝儿”了。他开始学大人的样子,去关心照顾别人了。他每次要洗衣服时,便到师傅们住的阁楼上,把换下来没洗的衣服收起,一块儿拿到河边去洗净,回来把洗的衣服抻平,晾晒到阁楼窗户外面屋檐下横挂着的竹杆上。当饭馆忙时,他除了帮配菜师傅洗好菜外,还时不时帮洗碗师哥洗碗筷……总之他一刻也不让自己闲着无事。

不到两个月,住阁楼的师傅及师哥们便给汤继先这个小大人腾挪出一个床位。大家这一举动,更加坚定了汤继先做一个“仁义礼智信”好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