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再入方渠之境(1 / 2)云天破:亡秦者,谁?首页

“将军,休息好了没吧,大伙都一直没敢打扰你。”

李牧看向天空,太阳都已略偏西了。

“尚,大伙都吃了午饭没有?”

“都已用过了,就差将军自己了。”

“秦人的关塞守备情形都摸清楚了?”

“这一段从东到西都看明白了,还做了记录画了简图。不过,地名该记作什么?”

“北-地-郡,方-渠-县,方圆的方,水渠的渠。”

“明白了,我会告诉书吏的,将军。”

李牧伸了个懒腰,摇晃着脖颈说道:“我去随便吃一些,然后咱们向北去。”

一日两餐,显然是不科学的,难以保证充沛的体力。

所以,李牧上任总督后就推行了一日三餐,军中更是如此,除非是特殊的情况。

眼下所在离着秦塞有十余里远,又在山野幽林中,所以这队骁骑营官兵不折不扣地按照条例行事,不用担忧炊烟暴露了己方的位置。

李牧扒拉着饭菜,看着地上一个个的土灶,若有所思。

“将军放心,待会我就让人把这些行军灶都平了,火灰也处理了。”吾尚对掩饰行踪是很有经验的。

李牧微笑道:“尚,我其实是在琢磨一个事,有关部队的炊务。”

“将军的意思是?”

传统的办法,军队在宿营地开伙,需要就地挖土窝盘土灶,各小队负责自己的军灶,通常一灶服务于五人或十人。

李牧盘算着升级为效率更高的军中厨房,一个炊事班就能保证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吃喝。而且还应该做到:进攻中厨房必须跟上前进的部队;防御中,厨房要做好掩护和伪装;撤退时,厨房必须快速改变自己的位置,既要保证队伍有序吃饭,又得防止自己被敌人追上。

如果成功改革,那么战斗力势必将更强,效率、燃料耗费也都不一样了。

部将中行悍对李牧的突发奇想大加赞赏,乐滋滋说:“将军,那岂非和吃席的感觉一样的咯?”

“差不多,我们是可以让厨艺最好的家伙来负责袍泽们的伙食。但有关的细节,还得推敲了才能落地。”

对于麾下将士的饮食事项,李牧一直是特别上心,为此还专门进行过一番认真的研究。

首先,自备伙食的军队非常不利于长期作战。

就中原世界而言,应该是早在商朝晚期就被频繁的战争所淘汰。

当下的战国时代,一国军队的后勤辎重能力,又显见地升级为比拼胜负的关键一环。

再比如,无法保证蔬菜的情况下,可以用蘑菇甚至是松针叶煮水,来克服维生素缺乏带来的非战斗战力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