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死了,司马昭很难过。但是,最难过的不是司马昭,而是——皇帝曹髦。
这位小皇帝据说年纪虽小,但“才同陈思,武类太祖”——就是说曹髦文如曹植,武比曹操。眼下司马师死在许昌,而司马昭则赶去探望自己的兄长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啊!因此曹髦迅速下诏,对司马家掌门人的不幸逝世表示了衷心地慰问,并表示,这个咱们刚平叛完,司马师怎么说死就死了呢?可难过死我,不过幸好还有你司马昭在,这样吧,平叛刚结束地面上还不太平,您受累,在许昌给我照应着点外面成不?什么?司马师当初带出去的那些部队怎么办?那自然是带回洛阳啦!
傻子都知道,大军回到洛阳后会发生什么。于是,司马昭果断将诏书扔进了废纸篓,和军队一起回到了洛阳。小皇帝曹髦最后一次翻盘希望就此画上了句号。
甘露元年(公元256年),已经掌控权力的司马昭逐渐起了不臣之心。为试探各地方大员们的反应,司马昭派贾充拜访地方大员,刺探情报。请大家记住贾充这个名字,因为西晋初年的诸多破事都离不开他的影子。
得到司马昭命令的贾充开始了他的公款旅游之旅,结果到了淮南,又出事了。
此时淮南分军区司令是时任征东大将军的诸葛诞——没错,就是那个在第二次淮南叛乱时攻占寿春的诸葛诞,因平叛有功,升任征东大将军,驻守淮南。眼看贾充将司马昭打算篡位的消息暗戳戳透露给自己,诸葛诞严肃回应:“你不是贾逵(曹魏忠臣)的儿子吗?你们家世代收魏国恩典,怎么能对不起国家,将社稷交给别人!万一有朝一日洛阳(曹髦)有难,我诸葛诞愿意为其身死!”
贾充默然不语。
不过贾充的默然无语并不代表他的良心发现。回到洛阳后,贾充在《对淮南军区司令员诸葛诞同志的心理评估报告》中指出:诸葛诞到达扬州后,深得民心。现在把他召回来(解除兵权),他一定不会回来,甚至会反叛,但危害不大;如果不召他回来,推迟反叛的危害更大!总之一句话,淮南这颗炸弹又要炸了!晚炸不如早炸,不如早点炸了的好!
司马昭同意了他的看法。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司马昭命诸葛诞担任司空,扬州刺史乐琳(乐进之子)接任。诸葛诞大吃一惊,怀疑是乐琳捣鬼,于是杀掉乐琳(乐琳:啊?发生了啥?),起兵反抗,第三次淮南叛乱正式开始。
由于第二次淮南叛乱诸葛诞对“断敌后路”这一招太深刻了(就是自己去断的能不深刻嘛),这一次诸葛诞干脆采取了“固守待援”战术:召集了淮南淮北十余万官兵,又在扬州地区召集新兵四五万人,囤积了一年的粮食,打算死守寿春。(近二十万人还这么怂,真不知作何评价)
“固守”是有了,“援”在哪呢?诸葛诞表示,国内的没有,国外还找不着吗?派朱成到吴国,上疏称臣。
天上终于掉馅饼了!吴国权臣孙綝大喜过望。当即任命诸葛诞为左都护、假节、大司徒、骠骑将军、青州牧、寿春侯(好一长串),派将军全怿、全端、唐咨、王祚、文钦(老熟人啊)率兵三万,前往救援,路上正好遇到魏军先锋,一场乱战下来,魏军不敌,吴军随即进入城中,与诸葛诞会师。
魏军很快将寿春包围。众将都要求速战速决,但这次司马昭平叛足足带来二十六万大军,把皇帝太后也一股脑带了过来(怕朝中亲曹派闹事),反而不急了,见诸葛诞“固守待援”,干脆实施“围点打援”,把寿春整整围了三层(修工事的时候诸葛诞竟然没来破坏,属实费解),又命石苞、州泰在外游走,打击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