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回乱是在19世纪清朝末期。死亡人数高达一千万人以上。1866年也就是同治4年。朝廷派出左宗棠平定。这一年,左宗棠刚刚调任闽浙总督在东南沿海追剿残余太平军。农历五月左宗棠还在福建漳州。左宗棠从福州北上,配合曾国荃湘军把洪秀全的儿子洪福瑱从湖州追赶到南昌杀掉。当年七月左宗棠攻克湖州平定浙江。这一年清朝的名将之花僧格林沁死于平捻战争。这一年也是陕甘回乱最疯狂鼎盛时期,甘肃慕寿祺是陕甘回乱亲历者,他著写的《甘宁青史略》是研究陕甘回乱最权威的历史资料。慕寿祺在书中说,回乱暴发以前有人根据《推背图》第三十四象的谶语推算,西北有大乱:“头有发,衣怕白,太平时,王杀王”。唐朝高僧黄蘖禅师曾经留下过一条关于咸丰朝的谶语:“亥逐无讹二卦开,三三两两总堪哀。东南万里红巾扰,西北千里白帽来”
1886年末,陕西回匪西逃进入甘肃地界,在董志源(甘肃宁县)驻扎,号称十八大营。回匪穆生花占领平凉,回匪马化龙占领金积堡(吴忠)他的墓在吴忠四旗梁子拱北!回匪马兆元占领靖远,回匪马占鳌占领河州(临夏),回匪马桂源占领西宁,回匪马文禄占领肃州(酒泉)。西北回乱本来有机会消灭在萌芽状态的,但是历史的很多拐点就是那么巧合。陕甘总督沈兆霖,在处理甘肃回乱苗头的时候,沈兆霖亲赴碾伯县(QH省海东市乐都区)与回教首领沟通,双方谈的很好。沈兆霖在返回兰州路上,遇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莫名其妙被淹死在平番(永登)县。陕西回乱刚爆发,多隆阿奉命从太平天国前线调赴陕西,将回匪逐出陕西地界。巧合的是1864年5月18日,XJ暴乱前夕,多隆阿在距离西安两百多里一个叫盩厔的地方被流弹击中不幸身亡。这一年,距离慈禧太后召左宗棠入京协商西北局势还有两年,距离距离左宗棠平定陕甘回乱还有六年,距离左宗棠进疆还有八年。1886年底左宗棠铲除在浙江的太平天国残余势力,返回东南沿海,在福州筹建马尾造船厂。
以上是从清政府的高层自上而下看其政策,左宗棠总督四处平定各类异族或地区性的军事暴乱。陕甘回乱是其中的一部。但要追溯YN省和陕甘回乱的一些渊源,却是早在750年前的元朝时期。云南第一任高官,赛典赤?瞻思丁在蒙古西征的时候归顺成吉思汗,他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在忽必烈时期,他当过组织部财政部教育部部长,以中央大员的身份挑起重担来到被忽必烈攻破后一直显得困乱的云南。在任期间,他把省会从大理迁到昆明,凿开海口石龙坝,清理疏浚螳螂川。将原大理国改为云南行中书省,后简称云南行省。从此YN省历经700多年的省名一直沿用,云南的第一座文庙和第一个清真寺都是他主持修建的,影响至今。赛典赤?瞻思丁的第六世孙就是下西洋的郑和。郑和本姓马。许多昆明的马姓同学,都可能是赛典赤的后裔。
从赛典赤到郑和,经历了六代人。大理洱源下山口附近的三枚村就有回民。和陕甘宁交界处类似,云南的回民也有许多姓“马”。
郑和是三保太监,昆明昆阳州(今YN省KM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如果说郑和是云南人,结合本书前面叙述的路线,便能了解到他的出现对汉地明朝的突出影响力。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这些记载都代表了中国的航海探险的高峰,比西方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早80几年。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他下西洋所到之处主要是开展贸易活动,以“朝贡贸易”为基本形式,同时推行“官方贸易”、带动“民间互市”等。郑和七下西洋,在东南亚曾于两处设立商馆,一处在苏门答腊北部的须文答腊,另一处即在马六甲。本书前文已有所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