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二章 玻璃和理想(1 / 2)景泰铲屎官首页

遵化铁冶始创自中唐历经宋元至今,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铁厂村的名字也有过几次变更。早在中唐时期以前,铁厂附近还是一片荒凉地带,没有多少人烟。

中唐在铁厂聚匠炼铁,铸造盔甲兵器。故起名为白冶庄,为防御边寇始建土城,驻守军队。后经宋元两代,一直在此炼铁铸造兵器盔甲。

传至明朝,由于铁冶业不断发展,人口也逐年增加,于是把白冶庄,改称白冶厂,因为在东面距离遵化县有六十里,所以又称东炉铁厂。朝廷派出工部官员负责管理国有的二十几座高炉,每年召集匠户进行生产。

在永乐年间,铁冶厂的夫匠总数达到了巅峰的二千五百六十余人,其中民夫占一千三百名,民匠两百名,军夫有九百二十四名,军匠七十名。

到现任主管工部主事赵九成的麾下,铁冶厂的夫匠总数已经逐年减少到了两千人。因为被征调轮班匠的匠户,苦于要轮流到京师服役逃亡严重。

明代匠户被派差轮班匠,景泰年间从明朝开国的三年一次,下调到每四年征调入京服役一次,每次轮到的匠户仍然视为畏途。

因为服役期间匠户都是无偿劳动,工匠轮到一班,虽名为三月,实际连同路程往返,往往需要七八个月甚至更久。此外还受到官府与作头的勒索,工匠为服役,常常要借钱保命,甚至倾家荡产,每年轮换期间都需要出动军队搜捕逃亡的匠户。

但是劳动力与熟练技术工人的日益减少必然影响铁冶厂的产量。当地生产的钢铁主要供应京师生产军械来供给京营。

焦炭炼铁的含硫含磷杂质都偏高,原本的生产流程,是小高炉主要用焦炭来炼生铁,用木炭炒铁法炼制部分熟铁,生铁熟铁大约一比一,用灌钢法使得两者融合在一起,保证最终产品硫磷等杂质含量降低到相对合理水平。

可惜由于多年来对附近山上植被的破坏,在本地砍伐树木烧成木炭炼铁已经不敷使用,与附近居民燃料缺乏问题的矛盾也日益严重。

遵化当地虽然距离煤矿资源丰富的唐山并不远,毕竟也需要大量的民夫人手运输煤炭到当地炼焦。原本的选煤和土法炼焦技术又差,炼焦效率也只有四成左右,人手的紧张又影响铁矿石与燃料的供应。

铁冶厂的工头告知赵九成,怕是今年朝廷安排的铁料生产任务,很难如期完成。

赵九成每日一切如常,因为王武告诉他,“先暂时保持生产萧规曹随,燃料和钢铁产能的问题不必担心,他会想办法解决。”

王武来到遵化铁冶的第一件事,就是不通过牙行中介,直接开始和周边庄子的地主们大规模的买粮食,还买了一大片靠近附近还乡河河滩的荒地。王武在与周边的商人地主们交易中得到了一个新的外号,不二价。

他一般先去考察对方出售给他货物的品质,仔细看过样品之后,他就会出一次价。如果对方同意他的出价,就正式成交,如果对方不同意,他也从不还价。反之如果对方主动出价,他也从不还价,如果能接受就直接成交,不能接受就换一家供应商。

与一般商人反复沟通试探出价格的方式不同,王武一般会给出一个相对于市价略优,对方有一定赚头的价格,但是他从不接受还价,如果后续货物供应的品质出了问题,他也绝对不会老老实实收货,而是直接拒收,拒付余款。

也不是没有当地地主商人联系官牙行想要借助县太爷的力量,教训一下这个京城来的不守规矩的家伙,但是跟县太爷商量的时候就被县令痛骂了一顿。你知不知道,连朝廷正三品的参将,王武说杀也就杀了,仅仅就是判了自卫杀人,离京暂避风头了事。天上人打架的事情是你这样的凡夫俗子掺和的起的,你要是不想要命了到是可以,不管是什么样的手段都可以试一试,看看王武的剑侠之名是不是假的。

王武在白冶庄的创业起步,是购买一个砖窑,准备自己烧制耐火砖和其他的建筑材料,特别是尝试一下能否烧出堪用的水泥,后世标准的硅酸盐水泥,很可能是不太现实,初步的尝试一下烧制人工火山灰水泥,或者是其他可能需要用的砖头瓦块之类的建筑材料,总要试着烧一烧,因为只有他一个技术人员,所有的基础准备都需要他从头干起。

王武名为一口价的新外号,已经在附近广为流传。他收购大宗物资,就顺利了很多,比如白云石、铝矾土、耐火粘土、石英砂等各类耐火砖需要的材料,炼锌用的锌矿石炉甘石(碳酸锌)和倭沿(氧化锌)、烧制水泥和烧砖用的石灰石与各种粘土。炼焦用的焦煤也从附近的唐山大量买到。

王武手中的银子是流水一般的花出去,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又花掉了两千多两,这还是因为已经临近夏收,目前的粮食价格相对便宜,煤炭因为保存条件不好的原因不好多买。

另外古代的自由的劳动力其实并不好招募,尤其是大明存在对农民自由迁徙的各种限制政策,王武花了大价钱月钱二两四钱银子,才招募到瓦工木匠以及一些有经验的建筑行业技术工人,负责出力的小工都要一两二钱的月钱,至于有经验的烧窑师父根本找不到,王武只能靠系统的不断反馈,自己慢慢摸索,所有他能想到的技术路线全部实操验证。

毕竟他也想通了,现在的他不是省钱的时候。当初系统送他的搞事资金他以为很多很够用,没想到仅仅搞个最初级的技术研发开局,他已经偷偷在用系统赠送的银两给工人发工资买物资,避免他明面的资金储备下降速度太快,让徒弟们担心他的大业未成而半道资金断裂了。

最近的好消息是他的巨额投入出了第一个成果,靠系统的辅助摸索下,他烧玻璃的计划成功了,毕竟玻璃烧制不需要太高的温度,至于原料就是石英砂、生石灰和纯碱。都是相对最容易筛选保证纯度的原材料。

为了验证技术思路。王武一共建设了三座小型玻璃炉,凭借系统的支持在构造上进行了很多技术尝试,因为烧玻璃需求的最高温比计划之中的高炉低,所以未来可能用在炼钢的高炉和平炉上,需要进行技术验证的建筑设计思路,全都尝试了一遍。

内膛砖和炉外砖之间就加砌了一层保温砖,炉的顶部中央的最高室外加了一个导热管道,将排放的热空气导入预热室,供应鼓风机进行热鼓风之用。后面是陶制的退火坑道,玻璃制品完成后就放在这里逐渐冷却退火。

他知道玻璃需要慢慢退火是前世看网络小说学的,其他全靠他前世的化学常识与系统的辅助提示慢慢摸索。

玻璃液融化后,需要先投入一些合适的氧化剂到进行脱色,氧化剂实验了几种,发现草木灰的提纯物硝酸钾就很合适,之后澄清玻璃可以加入食盐之后再结合搅拌,就能得到在最初的玻璃行业可以算是不错品质的玻璃了。

气泡相对很少,透明程度也不错,甚至可以优中选优用来磨镜片。

最后实验的结果一号炉的炉温条件也足够烧出玻璃,二号炉对比一号炉节约不少燃料,完全体三号炉技术验证非常成功,如果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可以尝试用三号炉作为基础技术路线进行放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