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章:佛道当不争(1 / 2)这个修仙很正经首页

“自是有的。”

“因为我这师弟,被白莲教找回去后,所学的主要是神霄雷法。”

方丈一言道出,几人全部坐直了身子。

他们一路追查过来,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原来我们之中真有叛徒?

事情关乎自己,李常静必须问清楚:“神霄雷法,与龙珠的必然联系在哪?民间神霄派可也不少,都与此案有关?”

方丈却说:“单单神霄雷法,自然无关。”

“可师弟毕竟是国清寺出去的。”

“方丈最后几年,又专心教导师弟你一人,天台宗的精髓,师弟你也尽得矣。”

“天台宗的情况,师弟可又知晓?”

李常静:“近来查案,知晓一些。”

方丈点了点头,端起茶杯喝了口,仿佛是在回忆,好一会才说道:“天台宗的事,要与三个和尚有关,其中那位最著名的,甚至不是天台宗的弟子。”

“隋朝开皇年间,智者大师建立天台宗,圆寂时遣遗书一封于晋王杨广。”

“晋王遂敕建国清寺。”

“后隋朝灭亡,杨氏中有一子弟躲避战乱,来到天台山,自号寒山。”

“国清寺有一负责舀米的禅师,名为丰干。丰干一日在路上遇到一孤儿,孤儿自言无名无姓,丰干见其可怜,便将他带回寺中,取名‘拾得’。”

“拾得成年,在寺中应些饭菜之事。”

“见寒山隐居艰难,常送饭菜与之。久之,便成了好友。”

“后来丰干行化至长安,时逢闾丘胤要到台州做太守,临行前,忽然头疼非凡,还没找人医治。丰干就上门拜访了,丰干以法水喷面,闾丘胤头痛遂解。”

“感激之下,闾丘胤问僧来历。知晓丰干是国清寺来的僧人,便问丰干台州有何贤人。”

“丰干言,有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化身,隐居天台山。”

“于是寒山、拾得从此闻名,丰干言他们是文殊、普贤化身,他们就说丰干是弥陀化身。后来拾得在姑苏城外的普明禅院担任主持,他将禅院的名称,直接改成了‘寒山寺’。”

“于是有了那首著名的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贞观年间,拾得东渡,去了弥生国。也将天台宗的法脉带了过去,寒山文化,也因此大兴。”

说完了这段,方丈便不再言语,让众人思考。

他只是很平静的说了段历史,至于说这些的原因是……

“你是说,闾丘胤头痛那段,有问题?”李常静觉得这种情况,太巧了些,临行前忽然头痛,又刚好遇到主动上门解决问题的丰干。

很让人怀疑这是不是自导自演。

然后丰干不说别的,说国清寺的两个贤人,是他的徒弟和徒弟的好友。

实际上,丰干、拾得都只是国清寺的杂役僧人,寒山也是隐居的山人,记载当中都是不修边幅放浪形骸之人。

似乎与国清寺联系不大……

方丈笑言:“师弟果然聪慧,丰干所做,不过是江湖手段。取信了闾丘胤,闾丘胤又借助了寒山的诗才,互相之间成就了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