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蛟态度非常坚决,他绝不会离开这里。因为他很清楚,如果自己猜测的没错,那接下来,这里的攻守战会打得非常惨烈。
不留下来,不以身作则,士气军心在敌军围攻之下撑不了多久。
一旦这里被攻破,到时候临淄军主力动还是不动?
不动,死在这里的临淄军就是白死。
动,则需防备殷军有可能出现的奇兵。
是以,他必须要留在这里死守。
晏臣凫想不透也想不通,更想不到这些东西,他只是不明白殷蛟为什么不愿意离开。
这时,殷蛟说道:“将军,我留下与你坚守。至于援军,由我手书一封,交给晏戎,命他去请命即可。”
殷蛟没打算和晏臣凫解释这些东西,因为对方压根就不知道临淄王和自己此前的猜测,解释起来太麻烦。
晏臣凫依旧不同意,摇头否决。
“太子,请你立刻离开!”
他虽然不明白殷蛟为什么一定要留在这里,但是他不会同意。因为他担不起殷蛟出事的代价,所以他必须要让殷蛟离开。
然而这次,殷蛟却非常坚定。乃至于拔剑架在脖子上逼迫晏臣凫,“将军,请让我留下,与将士们共存亡。”
这个时候,殷蛟没什么收买人心的想法,同样也不是逞英雄。
他很清楚,如果这支殷军是诱饵,那必然会全力以赴,打得无比凶残,以此造成一种殷军一鼓作气的假象。
在这种情况下,若要请求援军,则临淄军主力必须动,否则单单派遣一两万兵马过来,很有可能被对方‘围点打援’,挨个点名爆头。
所以,这里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这边必定是孤立无援。
退一步来说,如果对方打得不凶残,仅仅是点到为止,那这里更不需要援军。
他之所以留下来,一来是要用自己的身份‘欺骗’此地临淄军,他们不是孤军作战,临淄王一定会派遣援军过来。
因为,他临淄王太子殷蛟在这里。
此外,他不是不怕死,而是既然选择造反,那就必须要有死的觉悟。
从被当成人质拿捏的那一刻开始,殷蛟就清楚自己不是什么天选之子,很多时候,他必须拼一把。
否则,悔之晚矣!
今夜便是如此,如果他的猜测是对的,但却因为自己没有与此地临淄军死守到最后,从而导致成皋关殷军长驱直入,导致局势颠覆,甚至于造反功败垂成,那他死也无法瞑目。
见殷蛟一根筋,晏臣凫欲哭无泪。他怎么这么倒霉,碰上这么个脑子不好使又不怕死的太子啊。
现在殷蛟以死相逼,晏臣凫也没办法。见对方眼神坚定不移,晏臣凫只好答应。
但前提是,不准殷蛟前往一线拼杀。
对此,殷蛟同意。
尽管他近来开始学武习剑,但因身体还未长开的缘故,就算去一线拼死搏杀,估计也是硬送。
见殷蛟答应自己的要求,晏臣凫便让他回去写信求援。
殷蛟没有任何拖沓,立即转身回到自己营帐,拿出用于书写的帛书平铺在案几上。
稍微整理思路,殷蛟写道:‘父王安好,儿蛟拜上。今成皋殷军聚四万之众来袭,欲在设伏,请父王务必小心。
此前,儿与父王所猜虽无错漏,但眼下敌军未露,难勘真假。今殷军聚重兵弃成皋来攻,儿猜测,此为诱饵也。
其一,如若邹柳埋有伏兵,那此番殷军来袭,未尝不是故作主力尽出,欲以正面决战,进而诱使我军主力前压,以至后方空虚,乃为邹柳奇兵可乘之机。
其二,如若邹柳无有伏兵,一心正面决战,必然十万大军尽数前压。届时,勘破全局,父王可率大军于正面彻底击溃十万殷军。
儿请父王务必忍耐,待勘破全局再动大军。此时,将军臣凫所率之部固然危险,但万不可分兵援救。
盖因敌军来势汹汹,援军少,则为敌军于外围逐一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