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一万骑野战浪战,对于吴三桂来说也不容小视,几番交手之后,西岸虽有一万四五千人,除了能够稳住阵脚之外,竟然占不到半点便宜。
关宁铁骑虽是大明最强的军队,但是面对建奴精锐依旧是还有差距。
因为西岸这支偏师的存在,使西岸的关宁军无法支援东岸。
和西岸的关宁军比起来,东岸的关宁军运气实在是太差了,他们面对的是四万多建奴精锐冲击,并且由多尔衮直接率领指挥。
关宁军终究是大明第一强军,知道这一次建奴是来要他们命了,这次彻底躲不过了,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是大明第一次强军呢!
所以河东岸的关宁军摆出了一副背水一战的架势,索性和建奴战个鱼死网破。
半济而击,虽然能轻易的将渡河敌人分割包围,各个击破,但对渡河方而言也有一个好处,能够背水一战。
有了河流的掩护,背水列阵,不会四面受敌。
何况东岸关宁军以报鱼死网破的必死决心,他们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是惊人的,四万建奴竟然还吃不到一点甜头。
不过好汉终究是难敌四手,在建奴的绝对优势下,背河据守的关宁军,逐渐开始体力不支,战线已经不稳,摇摇欲坠。
“命东西两岸悉数突围。”
高起潜思考了一会儿后,命人唤来了吴三桂,痛苦的下达了突围命令。
此刻的战局东岸必先崩溃,解决了东岸的战斗之后,建奴东西两军必会共同夹击西岸的关宁军,这样的话,真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而今之计突围的确是上策,吴三桂便连想也没想,忙命人去通知东岸,赶紧突围。
自己则率领亲兵,送走了高起潜后,亲自断后。
高起潜本想就近撤往临清,未料临清竟然已被建奴重新占去了。
为了能够接应河对面突围的关宁军,高起潜只得往南突围。
好在关宁军配备的马匹数量较高,面对建奴的重重埋伏,亦能从容突围,只不过东岸的关宁军就惨了面对四万大军的包围,只有逃出了两三千来。
高起潜魂不守舍的一路逃到聊城,清点了兵马,发现原本出关三万的关宁军,而今竟只剩一万。
“陛下,奴婢辜负了你的信任啊!”
恼羞不堪的高起潜老泪纵横,长叹了一声后,终于彻底的晕死过去。
……
紫禁城内,诸臣一个个愁容满面。
两个不幸的消息传到京师,一是建奴大部已经进入齐鲁之地,绕过德州直下济南,现在已经将济南围得如铁桶一般。
二是号称大明第一强军的关宁军,竟然在临清运河畔遇伏,差点被打的全军覆没。
两个不幸的消息几乎在同时传到京师,朝中所有大臣,几乎都是愁云暗淡。
之前的巨鹿之胜的喜悦,已经在他们脸上一扫而空。
大朝会中,朝堂上虽然是文武济济,但是面对混乱的局势,谁也说不出一个切实的办法。
因为建奴入塞,游骑盈野,京师与各地的沟通始终不能完全畅通,又加上古代落后的通讯手段。
往往得京师得到地方消息时,已经是好几日,甚至是十几日后了。
然战场瞬息万变,朝中最大的困扰是始终不能确切的知晓敌我双方主力各自在何处。
这次一样,这就是军权过度集中于中央,在战时最大的弊处。
见朝会并未议出个所以然,崇祯再次将杨嗣昌召入了自己的御书房。
一个是帝王的皇帝,一个是帝王中枢的实际管理者,他们两人经常的会晤,基本决定了帝王最终的走向。
“而今临清大败,济南被围,卿可有何良策吗?”
见杨嗣昌进来,崇祯亟不可待的问道。
杨嗣昌一脸彷徨,局势弥乱如此,他也是一团乱麻,此刻的他,就像是一个空有手艺,而手无材料的装修匠,在风雨之中,也只能拆东西补西墙。
无奈啊!朝中无人,国库无银,要兵无兵,要将无将,他也是无可奈何,但他这个装修匠依旧在固执的坚持自己的工作。
“启禀陛下,而今陕西巡抚孙传庭部已借道太原,兵出井陉,到底真定……”
“可调其入援济南否。”
不等杨嗣昌说完,崇祯连忙抢问。
孙传庭部秦兵,已然是明军主力之力,前两年还擒俘第一代闯王高迎祥,崇祯一直对他给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