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这般纵情声乐的情景频频出现。时而,皇上会与李季兰一同吟诗作对,借诗词互诉衷肠。在那宁静的书房中,他们相对而坐,案上摆放着笔墨纸砚,窗外传来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皇上轻吟一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李季兰微微一笑,接道:“愿君采撷相思意,莫负春光莫负伊。”他们的眼神交汇,充满了对彼此才情的欣赏和爱意。
时而,他们会在御花园中悠然漫步,欣赏满园的娇艳繁花,聆听鸟儿的婉转啼鸣,沉醉于这来之不易的宁静与美好。那娇艳的牡丹,绚丽的芍药,还有那清新的茉莉,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迷人的香气。皇上摘下一朵娇艳的玫瑰,轻轻地插在李季兰的发髻上,笑着说:“此花配佳人。”李季兰羞涩地低下头,脸上泛起红晕。
偶尔还会伴随皇上外出巡游考察。一路上,他们领略了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色,感受着民间的风土人情。在江南的水乡,他们乘坐着小船,欣赏着两岸的白墙黑瓦,听着船夫悠扬的歌声;在塞北的草原,他们骑着骏马,驰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感受着风在耳边呼啸。
而陆羽的师傅——竟陵的智积禅师,在品茶一道上可谓登峰造极。他不仅能够精确鉴别所喝茶叶的种类,就连沏茶所用之水的来源也能分辨得丝毫不差,甚至还能准确判断出煮茶之人是谁。这种超凡的品茶本领,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开,人们纷纷将智积禅师视作是“茶仙”下凡。这惊人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皇帝的耳中。
皇帝本人对饮茶极为痴迷,在品茶方面也堪称行家,因而宫中录用了不少善于品茶的能人在此当差。皇帝听到这个传闻后,心中半信半疑,当即下旨招来了智积禅师,决定当面试一试他的品茶功夫。
智积禅师到达宫中,皇帝即刻命令宫中的煎茶能手,烹制一碗上等的茶叶,赐予智积禅师品尝。智积禅师谢恩之后,双手接过茶碗,先是轻嗅茶香,然后轻轻抿了一口,便放下了茶碗,再也没有喝第二口。皇上见状,疑惑地问道:“禅师,这是何故?难道这茶不合您的口味?”
智积禅师起身,恭敬地向皇帝行礼,而后轻抚长须,微笑着回答道:“皇上,实不相瞒。以前,我所饮之茶,都是弟子陆羽亲手所煎。饮惯了他煎的茶,如今再饮别人煎的茶,就感到这滋味寡淡如水了。”
皇帝听罢,顿时来了兴致,追问道:“那陆羽现在何处?朕也想见见这位能让禅师念念不忘的高人。”
智积禅师微微摇头,答道:“陆羽此人酷爱自然,一心遍游海内的名山大川,品评天下的名茶美泉。至于他现在身处何处,贫僧也难以知晓啊。”
皇帝略感遗憾,说道:“如此奇才,若能为朕所用,当是美事一桩。禅师若有陆羽的消息,定要速速告知朕。”
智积禅师双手合十,应声道:“阿弥陀佛,谨遵皇上旨意。”
于是朝中百官接到皇帝的旨意后,连忙派出众多人手四处寻找陆羽。这些人有的奔赴繁华的城镇,有的深入偏僻的乡村,四处打听陆羽的下落。
有一队官兵沿着苕溪一路寻找,他们向当地的茶农、渔民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在经过数日的奔波后,终于在一个宁静的傍晚,来到了复州苕溪的杼山脚下。他们看到一位老者在山脚下的茶园中劳作,便上前打听。
老者听闻他们在寻找陆羽,捋了捋胡须,微笑着指向山上说道:“陆羽啊,常在此山研究茶事。你们往山上寻去,或许能找到。”
官兵们沿着蜿蜒的山路艰难攀爬,终于在山腰的一处茅屋前,看到了一个身影正在仔细观察着茶树。走近一看,此人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陆羽。
官兵们说明来意后,陆羽微微一愣,随后便整理行装,随着他们立即进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