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举三尺明月,借两袖清风(4)(2 / 2)何为江湖何为剑首页

县衙的户部大门每日都车水马龙,来往都是易地的字据,县城里的主簿忙的焦头烂额,一张好好的地形图画满了涂鸦,最后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哪块地归了谁。

易地这件事儿进行的很快,于是,辛辛苦苦分的地,最后还是基本上按照就近的办法分割完毕,其中有着小块的掺杂。

接下来就该好好种田了,谁知道,又出事儿了。

出了个人命案子。

案子的由来是这样的,张三跟李四在城南都有一块地,张三想要李四那一块,李四不想给,这张三一琢磨,城西那块李四你说换我就跟你换了,城南这块我跟你换你凭啥不换?李四心里也有打算,这块地离家近,我为啥跟你换。

张三气不过,回家喝了半斤闷酒,抄起锄头就去了李四家,张三平时就是个小霸王,左邻右舍都没人敢寻它晦气,李四平时闷声不吭,经常吃闷亏,俩人在李四家里动了家伙,没想到倒地的是张三,李四倒是没什么事儿。

第二天一大早,张三家里人就把棺材抬到了县衙。

按照出云律,张三持械跑到李四家里去,被李四打死了算活该,要是把李四打死了那得偿命,文太守就按照律例办了。

法律上这么讲,张三家里人却不这么想,张三那个媳妇在县衙门口哭得厉害:“均田均田,均个什么田,家里顶梁柱都没了这田还怎么种,田我也不要了,我也不活了,你这个狗官不得好死!”

文太守在文城一向声望极高,平日里有人敢这么说话定会被围观的百姓直接绑了打一顿,这次却没有。张三媳妇哭得厉害也没人去劝,只不过各家都吃到了这均田的苦头,想想这分田就这么难,将来种田还要缴税,这日子过得还不如以前,因此,更多的人就在心里骂起了狗官。

不过事情总有转折,有人“作恶”就有人“扬善”。

做善事的就是黄老爷那一拨人,“我说大嫂啊,这地你要是种不了,那不如就卖给我黄某人,但是,我买地不能就买你这几十亩啊,我要买就买一片,要不您回去跟街坊四邻商量商量,能达成一致我就买了,价钱好说!”

张三媳妇一听,还有这好事儿?街坊四邻一看,我觉着行!

于是,黄老爷那帮土财主就用不到一半的价格又把以前的地买了回来,不仅如此,还有扩张,黄老爷一边免着税,一边买着地,还一边收着钱,百姓手里也多了钱,继续做佃户。这钱哪儿来的?全是文城的赋税!

文太守均田三个月,整个身子都累垮了,结果田还是大户的田,百姓还是佃户,文城却整整少了二十年的税收。

宰相看了这份报表气的鼻子都歪了,直接给文太守定了个偷盗国库的罪名,一道诏书下来诏文太守进京述职。

文太守对于均田一事可谓是殚精竭虑,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唯独忽略了一点——世道和人心。

整个九州大地数千年的传统,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打破的,也不是随着某个人的意愿就可以施行的,他在一个错误的时间点,在一个不对的地方,要做一件意义深远在后世看来无比正确的决定,就像是某位君王,“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文太守披散着头发,手里拿着一壶酒,酒水从嘴角两侧往外冒出,他边走边喝,边喝边吐,边吐边说:“都是我文正的错,是我的错啊!”

此时有两人,从门外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