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铅钾玻璃(2 / 2)1792富甲美国首页

倒是一种法国人在19世纪晚期还在使用的平板玻璃生产技术略为改进一下就可以拿到1世纪来用。

这种制造工艺听起来都很玄,用一块薄金属板从一炉熔融的玻璃中蘸取玻璃,然后把这块金属向上提,利用一个特殊的冷却装置来使离开液面的玻璃料液立即开始冷却硬化,不会因为表面张力的原因变的向中间收窄和厚薄不均。

不用怀疑,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品,但是相比起擀披萨饼一样把熔融玻璃擀平和吹个玻璃泡慢慢拉长拉大,加工成圆筒再碾平,产品的制造速度和对工人的熟练程度要求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重要的是怎样立即发现玻璃厚薄不均和表面不平整,当然实在不行退一步,经过十天的退火之后发现也可以接受,起码这个时候轻微的不平整还能用打磨的方法处理,属于修补之后可允收。

弗里兹的设想是两种,一种是量规,在玻璃还炙热时就能放在上面,观察量规下表面是否有细缝,以此判断是否不合格。

另一种是镜面法,将结束退火已经完全冷却的玻璃浸入到水槽中,水面下是半槽水银,将玻璃板放在水银上任其自由漂浮,形成一个完美的镜面,检验人员用专用的检验用图案挂在镜面上方一定距离进行移动,观察图案是否发生变形,以及标记出变形的区域。

这两项措施可行性都很高,而且毫无疑问可以立即发现大的问题,不至于已经制成镜子后才发现镜面的瑕疵。

不过如果不是用来做镜子,仅仅用来做温室或者透明瓦,这样的大块平板玻璃即使有一点点变形或厚薄不均都不会有什么影响,它的均匀性不出意外的话会很好,因为铅玻璃较钙钠玻璃粘度表面张力更低。

而制镜还有一样关键的操作工艺,那就是镜面反射材料,早期的镜子制造大量使用锡汞齐,蒸发水银之后留下锡层就形成了良好的镜面效果,但水银很贵而且汞蒸汽对人体是剧毒,这不是弗里兹能放心使用的材料。

另一种方法是化学方法,通过硝酸银还原法,在玻璃上镀上一层化学银,效果嘛不用说啦,21世纪的镜子还在使用这种方法,唯一的问题就是硝酸银从哪里来。

在1世纪的时候硝酸普遍还是用硫酸来制取的,只要市场上还能买到硝酸盐,弗里兹就不用担心自己会没有镜面材料可用,三酸两碱是化工业的基础,前期通过焙烧愚人金制造的绿矾油足够应付少量镜子的生产,等到产量增大那就不得不考虑改良铅室法大量制造硫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