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范忠诚自我安慰一番,也没有给家里提及此事,只是心里默默地想,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咱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儿子,就此认命吧!
时间就像离弦的箭,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时候,范怀军终于要高中毕业了。
范怀军从小就是全村知名的学习尖子,小学时总是全班第一名,上初中以后也总是在班级名列前茅,是全村众所周知的好学生,更是全校师生一致公认的大学苗子。在中国数千年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影响下,范忠诚两口子始终认定这样一个理儿:即使父母当牛作马,即便全家累死累活,哪怕自己家里穷得要饭吃,也一定要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一个人自身的前程和面子问题,更重要的是,它牵涉到一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荣辱和尊严,实在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啊!
而且,大儿子范怀民因为家里贫困,最终被迫中途辍学,已经没了指望。现在面临高考的老二范怀军,自然就成了全家当下最大的希望。
但是,许多事情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连年获评“三好学生”,一向学业优秀的范怀军,竟然在万马千军齐闯独木桥中马失前蹄,名落孙山了。
理想的泡沫一旦破灭,倒下的何止是一座大山?
原本全家人都对范怀军寄予厚望,却突然间出了意外,这让一家人顿时发了愁,更让所有的亲戚朋友们大失所望。这种感觉,就仿佛是范怀军干了一件多么见不得人的差事,不仅自己没脸见人,就连别人也全都戴上了有色眼镜。对于此时此刻的范怀军而言,犹如一位失宠的嫔妃被打入了冷宫,眼前的一切都变得多么冰冷灰暗和令人绝望啊。
其实,出于体制的原因,当时的高考有严格的名额限制。即使范怀军就读的是全县一流的县城第一中学,可全县每年就可怜的那么十几个大学录取名额,怎能满足全县两三千名城乡应届毕业生的报考需求呢?有幸能考上大学的,毕竟凤毛麟角。而经过一番苦读、重读,甚至再重读,依然没有考上大学的,照样大有人在。
思来想去,范忠诚觉得,考大学就像古代中秀才一样,哪那么容易呢?没考上就没考上,就此认命呗。如果选择让范怀军重读一年,似乎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并不能保证他一定能考上大学。但如果就此让他回家务农,别说全家人,连同他自己都于心不甘。可是,假如让他出去学门谋生的手艺吧,按照范怀军的脾气、性格和做派,还真不是那块料啊。
唉……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这到底可咋办呢?
这,就像丰收在望的一地粮食,突然被一场从天而降的冰雹打了个一干二净,不仅让范怀军自己伤心不已,更让全家人都感到无比忧愁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