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五篇 蓝色星球“天网战略”十一(2 / 2)大道无垠之奇偶平行空间首页

小行星带所拥有的质量仅为原始小行星带的一小部分。电脑模拟的结果显示,小行星带原始的质量可能与地球相当。但由于重力干扰,在几百万年的形成周期过程中,大部分的物质都被抛射出去,残留下来的质量大概只有原来的千分之一。

当主带开始形成时,在距离太阳27的地区就已形成了一条温度低于水的凝结点线雪线,在这条线之外形成的星子能够累积冰。而在小行星带生成的主带彗星都在这条线之外,由此成为造成地球海洋的主要因素。

小行星依然会受到许多随后过程的影响,如内部的热化、撞击造成的熔化、来自宇宙线和微流星体轰击的太空风化。

主带内侧界线在与木星的轨道周期有41轨道共振处206处,任何天体都会因为轨道不稳定而被抛射出去。

小行星带距离太阳约217364天文单位。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以表示,其数值取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1964年决定采用11496108千米,自1968年使用至19年底又于1978年决定改用1149597870千米,从1984年开始使用。

此常数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系由所测的太阳视差计算得出60年代以后则据雷达天文观测,由光速和单位距离光行差导出。一般用以计量太阳系中各天体间的距离。

“天文单位”一词出现于1903年。1938年以前,天文单位是指在没有大行星摄动作用见摄动理论下,从地月系质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或者说地月系质心绕太阳公转的无摄动椭圆轨道的半长径。

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颁布了一系列天文研究采用的最重要单位,其中之一就是被称为“天文单位”简写为的日地距离。按照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原始定义,日地距离是“在太阳引力作用下沿以太阳中心为圆心的圆轨道,以每天001720209895弧度的角速度运动的无质量粒子的轨道半径”。

当时公布的数据为1天文单位等于149597870691千米。

这样定义的日地距离除了定义本身晦涩难懂外,还有个让人很难接受的问题:既然是“基本单位”,似乎应该是个定数,但按照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定义,天文单位是个不断变化的数值。首先,太阳的质量在不断减小,导致天文单位的数值也在缓慢改变。其次,根据广义相对论,时空的定义是相对的,与观测者所处的时空有关。按照上述定义,在太阳系内不同地方测量到的天文单位数值就会不同,比方说在木星太阳系内质量最大的行星上测得的天文单位与在地球上测得的要相差1000多千米。

正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2012年8月30日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发表了2决议,全票通过更改天文单位的定义。规定将天文单位的长度确定为149597870700米,不再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值。

天文学家利用三角视差法、分光视差法、星团视差法、统计视差法、造父视差法和力学视差法等,测定恒星与我们的距离。

恒星距离的测定,对研究恒星的空间位置、求得恒星的光度和运动速度等,均有重要的意义。

离太阳距离在16光年以内的有50多颗恒星。其中最近的是半人马座比邻星,距太阳约42光年,大约是40万亿千米。

三角视差法:测量天体之间的距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天文学家把需要测量的天体按远近不同分成好几个等级。

离我们比较近的天体,它们离我们最远不超过100光年1光年9461012千米,天文学家用三角视差法测量它们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