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5章 盐政改革(2 / 2)红楼鼎革首页

因销售渠道被人截断,不能再用,于是采用零售模式,各处设点儿,如寄放在广和楼出卖,并附上筹饷司的地址,公开批发。今后收入也会上缴户部一部分,以便获得支持。

永隆帝供稿的《灾异论》一出,简直捅破了天,舆论哗然,群臣交章弹劾筹饷司和柳湘莲。没人去辩驳质疑文章中的数据、观点正确与否,哪怕其中预测未来数十年灾害或将愈演愈烈,朝廷需要早做准备,也完全没人在意,全然置之不理。只认为是“危言耸听”,是对理学的险恶攻击,抨击此文“妖言惑众”“居心叵测”“大逆不道”……

只是他们却不知,这文章本就是永隆帝的手笔,又怎会处置柳湘莲?反倒借此看清了众臣子的嘴脸。而且,他让柳湘莲刊发此文,用意并不简单!

对皇帝来说,何尝能够自由随心,尤其文官势大的时候,束缚无处不在。有的皇帝直接自己出手,如朱元璋杀戮臣子不知凡几,引来骂名无数,被呼为“暴君”。有的则借助权臣之手,只是权臣有篡权的可能,存在势大难制的风险。所以更多皇帝选择宠信宦官,让这些奴才去与文官打擂台,等到完成历史使命,不过是杀个奴才,还能得到称赞。

以上手段皆有弊端——自己出手须有绝对权威,而宦官一旦权势在手,往往任意妄为,是把双刃剑,至于权臣,如此局势下,永隆帝更加不会考虑,徒然给自己找麻烦。

相较之下,年少的柳湘莲就成了一个合适的选择——本非科举出身,为正统文官所排斥,又刊发“离经叛道”的文章,注定终身被文官所敌视,不必担心他们沆瀣一气。从出身来看,他虽是勋贵之后,实则与勋贵没什么勾连,柳家资源都在理国公府,贾家资源明在王子腾,暗在贾敬,永隆帝对此一清二楚。

所以,孤身无党的柳湘莲十分适合做一把刀,这样的臣子在某些时候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永隆帝在看完最新的《京报》后,更坚定了这个念头——这小子太有干劲儿了,还没吩咐,他便开始打盐政的主意!什么叫公忠体国,报效君父?这就叫公忠体国、报效君父!没有大魄力,谁敢做这等事!

其中一项数据格外刺激了他,即便身为帝王,也为之怦然心动——《宋史》载:“政和六年,盐课通及四千万缗”!

一缗即一贯,一贯约为一两银子,即便两朝的兑换比例有所差异,相较于如今的二百万两盐课,四千万贯也蔚为壮观了!

永隆帝大为心动,只是他也清楚,此前的戏捐等几项举措等不过是皮毛而已,所以朝臣只略作反对,并没有做出激烈反抗,可如果要动盐政,很可能引发动荡。尤其是两淮地区,太上皇昔年数番南巡江南,众盐商多有孝敬,蒙恩得赐虚职,勾连甚深,与太安宫一向有往来。继位之后,永隆帝虽派出林如海这样精明干练的巡盐御史予以监察,效果也极为有限,各方盘根错节,泼水难进,欲要整改非痛下杀手不可。

原先的打算是等太上皇故去后再加以整顿,现在则有两大忧虑:一是,万一今后果真灾异迭起,必须早日开拓财源方能支撑朝廷运转,否则灭国之患迫在眉睫。二则,他自知身体不太好,不知还能支撑多少时日,越发觉得迫不及待,不想再拖延下去。

明知有问题却不去解决,与讳疾忌医何异?永隆帝反复思量之后,终于下定决心,发谕旨给户部,要求限期出具整顿盐务的意见。一场激烈交锋,眼见就要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