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被大致划分成四个板块。
其中,依照阅读习惯,官报上下分区,上方的两个板块用以刊登政事国策。
而下方两个板块中,左边的用来刊登重要时事,如地方重大灾情及处理情况,边关捷报等。
右边的板块的作用就灵活多了,用以刊登受贿官员事迹、地方官鱼肉百姓的事迹、百姓更新农具或粮食增产等切合实际的事情,减轻整张官报的严肃性。
整张官报,朱棣都打算以白话文为主,更方便百姓理解。
关于报纸的更新,朱棣犹豫再三后还是选择跟随朝政一起。
早朝三日一开,官报同样三日一更,每个月共十期。
不过由于古代缺少完整的文字复印手段,官报的内容全部都要由人工抄录,所以朱棣打算分出一批抄录官报的活交给国子监那些个学子。
美其名曰,实习。
这样一来,连工钱都省了。
另外,关于右下方供当地书坊出资人署名的地方,朱棣也做了严格要求,字数不能超出一定限制。
且并不能对官报每期都进行更新,最多一月一换。
像京师的三味书坊,此月的署名便是一句简短的话。
“三味书坊支持人:醉月酒楼,张尚,醉月酒楼,欢迎诸位光临。”
一句话,五十二贯钱,就连负责抄录的杨士奇都大为惊讶。
待到官报有了副本之后,朱棣就命人送去了皇宫。
天都黑好一会了,朱元璋见过官报成品后,硬是连夜派了二十个内侍到燕王府来,负责抄录官报。
朱棣又送去宝钞司了一份,让他们的人连夜赶工,抄录五千份出来。
算上内侍抄录的份额,在次日时,朱棣积累了共一万份官报。
换了批内侍继续抄录官报,朱棣则带上还泛着纸墨香的一万份官报,和杨士奇、朱雄英坐上了去三味书坊的马车。
马车上,朱棣看着一夜未曾合眼的杨士奇,关切说:“士奇,此事辛苦你了。”
杨士奇摇了摇头,内心丝毫没有困意,反而有些感慨。
几日前,他还是一个普通的学子,可现在却和燕王及皇长孙共坐一辆马车,对他而言,本身便是莫大的动力。
不过想到这一万份官报,杨士奇还是不免有些担忧。
昨夜他和朱棣算是边抄录边畅谈了一夜,也知晓朱棣为人不拘小节,所以犹豫之下,还是说出了心中的担忧。
“殿下,咱们抄录如此多的官报,若是卖不出去,岂不全砸手里了?”
朱棣笑了笑,全然不见担心。
“放心吧,陛下昨日已经让锦衣卫散出消息,为官报造势,而那醉月酒楼的东家也不是等闲货色,自有渠道为官报起势,我们只需耐心等待即可。”
杨士奇听后,心中的担忧也少了几分。
距离三味书坊还有一段距离,闲来无事,朱棣干脆和杨士奇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