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 破冰前行路(1 / 2)大明泰昌,我是真的首页

巍峨的紫禁城,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更显庄严肅穆。朱常洛端坐乾清宫龙椅之上,目光炯炯,俯视着下方黑压压的朝臣。江南之行,新政试点的成功,让他更加坚定了改革的决心。

“诸位爱卿,江南试点的新科举之法,已初见成效。“朱常洛的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朕欲将其推广至全国,以选拔真正经世致用之才,振兴我大明王朝!“

话音刚落,文华殿大学士孙承宗便出列奏道:“陛下圣明!江南试点成果斐然,新科举之法,利国利民,还望陛下早日施行!“

徐光启也站出来表示支持:“臣附议!新式学问,可强国富民,破除旧制,方能革故鼎新!“

然而,就在此时,一向德高望重的首辅王锡爵却站了出来,他躬身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科举乃国之根本,沿袭千年,岂可轻易更改?“

王锡爵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那些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保守派官员们,纷纷站出来反对改革。

“王大人所言极是!自古以来,唯有熟读圣贤书,方能明君臣之义,辨是非曲直,治国安邦!“

“陛下,新式学问不过是奇技淫巧,于国无益!若是将治国之才寄希望于此,实乃舍本逐末啊!“

“陛下三思啊!“

一时间,反对之声如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朱常洛淹没。朱常洛眉头紧锁,他知道改革必然会触动这些人的利益,但他没想到阻力会如此之大。他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视过下方群臣,最终落在了王锡爵的身上,缓缓开口道:“王大人,你认为新科举之法,究竟有何不妥?“

王锡爵昂首挺胸,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我大明立国之本,在于以儒治国!而新科举之法,轻视儒家经典,鼓吹奇技淫巧,此乃动摇国本之举啊!“

“哦?“朱常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容,“那依王大人所言,我大明如今,是否还是万国来朝的天朝上国?”

王锡爵呼吸一窒,如鲠在喉。大明王朝积弊已久,国力日渐衰微,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万邦来朝的天朝上国,这几乎是朝野上下心照不宣的事实,却被朱常洛一语道破,让他无力反驳。

朱常洛见王锡爵语塞,便继续说道:“诸位爱卿,朕并非要彻底否定儒家经典,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今国势衰微,更需广纳贤才,方能振兴我大明!”

他环视群臣,声音洪亮有力,“新科举之法,旨在选拔真正有才干之人,无论出身贵贱,皆可通过考试,为国效力。而新式学问,诸如数学、物理、天文、地理,皆是强国富民之根本,岂是奇技淫巧?”

朱常洛顿了顿,语气也缓和了几分,“朕知道,任何改革都会遇到阻力,但为了大明的未来,朕也顾不得许多了。当然,新科举之法,也并非完美无缺,朕会广纳谏言,逐步完善,绝不会操之过急,引起朝局动荡。”

孙承宗见此,立刻出列奏道:“陛下英明!臣建议,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新科举之法的推行,确保考试过程的公平公正,杜绝徇私舞弊,以平民愤,定民心!”

“孙大人言之有理!”朱常洛赞许地点了点头,目光转向徐光启,“徐爱卿,你主管钦天监,对新式学问颇有研究,可有何建议啊?”

徐光启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臣以为……”

“陛下,臣以为,仅仅改革考试内容还不够,更要注重考生的培养。”徐光启拱手说道,“新式学问与传统儒家经典大不相同,考生缺乏了解,难以适应新的考试要求。臣建议,加强对考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徐爱卿所言甚是。”朱常洛赞同地点头,“朕意已决,将在全国各级学府开设新科目课程,教授数学、物理、天文、地理等知识,培养更多实用人才,为新科举输送新鲜血液!”

王锡爵眼见皇帝主意已定,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一旦新科举制度全面推行,儒家经典不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他们这些依靠祖辈蒙荫、熟读经书的世家子弟,将不再拥有科举的绝对优势。想到这里,他不禁出了一身冷汗,暗暗决定要想方设法阻止这一切发生。

“陛下,”王锡爵上前一步,故作担忧地说道,“新式学问固然重要,但儒家经典乃是我大明数百年来的立国之本,不可偏废啊!若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学,是否会动摇我大明的根基,还请陛下三思啊!”